我国化工园区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石油化工型、精细化工型、城市搬迁型、企业扩张型和资源型。
石油化工型化工园区一般规模较大,以炼油-乙烯装置为龙头,带动一系列下游产业发展,这一类型的化工园主要有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工园区等。
精细化工型化工园区以精细和专用化学品及大宗合成材料为主,例如南通经济开发区、泰兴化工园区等。
城市搬迁型化工园区是指将原先分散的化工企业统一搬至新化工园区,如天津开发区化学工业区、合肥化工园区等。
企业扩张型化工园区是指在原有的企业基础上进行扩建,如齐鲁化学工业园。
资源型化工园区由于往往建立在具有丰富煤炭等资源的地区,因此投资成本较为低廉,例如榆林煤基能源化工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
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沿江和中西部地区,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等为产业定位的化工园区逐步发展。
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环保意识的影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部分园区在开发之初即确定了合理的产业定位,将园区发展同本地经济、发展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起来,现已具有较大规模,例如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等。
然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园区虽引进了一些项目,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招商引资急于求成、盲目选址和建设、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园区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信息来源: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